開箱
-
「Crucial T700 2TB PCIe Gen5 NVMe M.2 SSD」實測開箱,「12,000MB/s俱樂部」超高速盔甲散熱片版固態硬碟 PC DIY 實戰 feat. Intel平台!
現在要電腦跑得快的話,那麼肯定要上PCIe Gen 5 SSD了! PCIe 5.0 SSD的話,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的存取速度,存取速度可達10GB/s,第二代更快,存取速度可達12GB/s,第三代達到顛峰,存取速度可達14GB/s。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美光旗下記憶體固態硬碟品牌Crucial的產品,這款盔甲散熱片版的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是款PCIe 5.0 x4規格的旗艦固態硬碟,它的戰鬥力超強,推出有無散熱片版與盔甲散熱片版,容量有1TB、2TB與4TB版本,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12,4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11,800MB/s。 這款固態硬碟,用的全是美光解決方案。主要的原因,Crucial為美光旗下的自家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品牌業者,當然是以採用自家關鍵零組件為主。整體的設計布局採用雙面打件設計,控制器用的是群聯電子Phison PS5026-E26控制器,快閃記憶體用的是美光標示2WC2D NV053的新型232層3D TLC快閃記憶體(4顆512GB,組成2TB),快取記憶體用的是美光標示2MB77 D8CJC型號為Micron MT53E1G32D2FW-046 WT:B的LPDDR4-4266 4GB記憶體(1顆4GB)。 至於這款固態硬碟,為什麼速度高人一等?競品存取速度只能到10GB/s,為什麼偏偏只有這款存取速度可以飆上12GB/s?關鍵就在用上了新開發完成比較快的新型232層3D TLC快閃記憶體,可以在八通道存取快閃記憶體下,實現更快的存取速度。 在硬體規格上面,採用的是M.2 2280的尺寸,這可以對應大部分的桌機,而且推出無散熱片版與盔甲散熱片版。由於目前Intel與AMD新一代平台,已經具備PCIe 5.0的擴充能力,而且提供了PCIe 5.0 NVMe M.2擴充槽,Intel平台的話,必須是Intel第12、13代處理器,搭配Z690、Z790主機板,AMD平台的話,必須是AMD Ryzen 7000系列,搭配X670/X670E與B650/B650E主機板,且需要配置PCIe 5.0 x4 NVMe M.2擴充槽的才行,也因此新的電腦幾乎都可以無痛升級。 整體的設計,採用的是群聯電子Phison PS5026-E26控制器,具備PCIe 5.0 x4介面,頻寬可達32GT/s x4,內部使用雙處理器架構,為ARM Cortex-R5處理器,並透過台積電12奈米製程設計、製造,內部為8通道32CE存取快閃記憶體方式,對應超過2,400MT/s存取速度3D TLC、QLC快閃記憶體,並可以對應超過LPDDR4/DDR4-3200存取速度記憶體用來做快取加速。若能搭配夠快的快閃記憶體,最高存取速度,讀取速度:可達14,000MB/s,寫入速度:可達11,800MB/s。 Phison PS5026-E26控制器,官方標示工作環境的話,工作溫度:0~70 °C,儲存溫度:-40~85 °C,結溫:-40~125 °C。從這邊不難了解,超過70 °C工作溫度可能會異常,實際上,當溫度到達78 °C,衝到80 °C的時候,這時候就會做動過熱保護機制,產生掉速進行降溫的狀況。 這款固態硬碟有分成無散熱片版與盔甲散熱片版,兩者適用的場景不同。目前大部分的支援PCIe 5.0 SSD擴充能力的主機板,都已經內建了一體式設計盔甲散熱片,採購上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做選擇。 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讀寫速度非常驚人!1TB版本,讀取速度:可達11,700MB/s,寫入速度:可達9,500MB/s。2TB、4TB版本,讀取速度:可達12,400MB/s,寫入速度:可達11,800MB/s。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盔甲散熱片版,接下來進行實際開箱。 前陣子就有網路八卦指出,Intel平台會鎖PCIe 4.0 SSD的頻寬,所以速度衝不上7,000MB/s。又說AMD平台的PCIe 4.0 SSD速度跑比較快。這陣子的網路八卦則傳出:AMD平台的PCIe 5.0 SSD存取性能比較好,Intel的PCIe 5.0 SSD速度衝不不去,最快只能跑10GB/s。 由於網路八卦通常未經證實,也沒有正義之士來實測究竟是否為真。這邊由編輯來做個實測,讓我們來看看Intel與AMD平台對於PCIe 5.0 SSD的戰鬥力,是否如網路謠言講的那樣子。 首先,我們來試試最新Intel第13代處理器與Z790主機板平台。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PCIe 5.0 x4,CT2000T700SSD5)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AJA System Test、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與AIDA64,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2415.26 MB/s,寫入速度:11807.65 MB/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303.36 MB/s,寫入速度:9654.49 MB/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077.08 MB/s,寫入速度:941.78 MB/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00.10 MB/s,寫入速度:387.65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840.12 IOPS,寫入速度:11260.65 IOP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872.38 IOPS,寫入速度:9207.24 IOP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62959.96 IOPS,寫入速度:229926.51 IOP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4437.50 IOPS,寫入速度:94641.85 IOPS。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2411.68 MB/s,寫入速度:11796.95 MB/s,MIX速度:11319.07 MB/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327.16 MB/s,寫入速度:9675.68 MB/s,MIX速度:5610.51 MB/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077.68 MB/s,寫入速度:940.39 MB/s,MIX速度:1052.90 MB/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00.08 MB/s,寫入速度:388.44 MB/s,MIX速度:128.09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836.70 IOPS,寫入速度:11250.45 IOPS,MIX速度:10794.71 IOP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895.07 IOPS,寫入速度:9227.45 IOPS,MIX速度:5350.60 IOP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63106.69 IOPS,寫入速度:229587.40 IOPS,MIX速度:257054.69 IOP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4434.57 IOPS,寫入速度:94833.01 IOPS,MIX速度:31273.19 IOP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34,882.93。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跟一般測試軟體只測試出數據不同,採用比較直觀的方式,把存取性能轉到成分數,方便用戶直接以分數來判斷高下。讀取的部分,測試Seq 4MB、4K、4K QD4、4K QD16、32K、128K,寫入的部份,測試Seq 4MB、4K、4K QD4、4K QD16,並作平均加權,得到了讀取與寫入的分數,總和之後得出總分,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一般PCIe 3.0 x4 SSD總分只有15,000左右,這款總分達到了34,882.93,性能表現相當優秀。 這個測試,是AJA VIDEO SYSTEM針對影響處理的存取性能測試。這邊採用標準測試,Test File Size為1GB,Codec Type為10bit YUV。測試結果,讀取速度:7503MB/SEC,寫入速度:9629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095.44 MB/s,寫入速度:10074.21 MB/s,4K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2.24 MB/s,寫入速度:363.09 MB/s,4K-64Thr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717.54 MB/s,寫入速度:5520.32 MB/s,存取時間項目,讀取速度:0.012 ms,寫入速度:0.032 ms,讀取分數:4719,寫入分數:6891,總分達到了14065分。 在AS SSD Benchmark標準測試IOPS測試結果,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68.46 IOPS,寫入速度:629.64 IOPS,4K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3614 IOPS,寫入速度:92952 IOPS,4K-64Thr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51689 IOPS,寫入速度:1413203 IOPS,512B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5106 IOPS,寫入速度:31057 IOPS,讀取分數:4719,寫入分數:6891,總分達到了14065分。 在AS SSD Benchmark複製效能測試結果,ISO測試項目,速度:5780.94 MB/s,期間:0.19s,程式測試項目,速度:2638.41 MB/s,期間:0.53s,遊戲測試項目,速度:4978.54 MB/s,期間:0.28s, 在AS SSD Benchmark壓縮效能測試結果,可以發現讀取與寫入速度都維持不錯的表現。 在TxBENCH標準測試,Sequentail Max(2048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126.19 MB/s,寫入速度:11952.69 MB/s。Random Max(2048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056.412 MB/s,寫入速度:8517.723 MB/s。 Random 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6.252 MB/s,寫入速度:373.269 MB/s。Random 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782.426 MB/s,寫入速度:671.633 MB/s。 在ATTO Disk Benchmark,4MB測試項目以上的測試,讀取速度都有11.50GB/s左右,寫入速度都有11.00GB/s左右,整體測試表現不錯。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10183.6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30%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80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4151.0 MB/s。 由於不同測試軟體,測試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會不一樣。有的測試軟體,每次測試的數據差異會比較大。這邊以最新的Intel與AMD平台測試,Intel平台使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處理器+華擎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主機板,AMD平台使用AMD Ryzen 9 7950X處理器+技嘉X670E AORUS MASTER主機板,測試的SSD皆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PCIe 5.0 x4,CT2000T700SSD5)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搭配主機板:X670E AORUS MASTER(AMD X670E)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512GB(PCIe 3.0 x4) 測試SSD: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PCIe 5.0 x4,CT2000T700SSD5) 有句話叫做有圖有真相,真金不怕火練!看到這邊的測試結果,玩家應該可以確認,目前Intel與AMD的平台,在PCIe 5.0 SSD存取的戰鬥力已經不分高下了,唯一可能有差別的是不同主機板廠商在調校上仍有些許差異,但實際上以同樣的固態硬碟,在只有平台不同的狀況之下,測試軟體跑出的分數並沒有差太多。 這次,我們實測了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盔甲散熱片版,發現這款固態硬碟速度真的是速度超級快,就連玩遊戲都可以明顯發現載入時間縮短了,讓人有遊戲跑更快的感覺。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高速激烈存取固態硬碟之下,SSD的溫度相當高,若無法有效散熱的話,就會產生掉速的狀況。 這次,我們實測了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盔甲散熱片版,發現這款固態硬碟速度真的是速度超級快,就連玩遊戲都可以明顯發現載入時間縮短了,讓人有遊戲跑更快的感覺。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高速激烈存取固態硬碟之下,SSD的溫度相當高,若無法有效散熱的話,就會產生掉速的狀況。 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1TB定價:4,450元 (2)2TB定價:7,200元 (3)4TB定價:14,439元 (1)1TB定價:台幣4,639元 (2)2TB定價:台幣7,500元 (3)4TB定價:台幣14,80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Crucial T700 2TB盔甲散熱片版固態硬碟,看到了Crucial在固態硬碟的厲害之處,能搶先開發出這款戰鬥力強大的SSD。實測效能表現也相當令人驚艷。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12,000MB/s俱樂部」超高速盔甲散熱片版固態硬碟,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Crucial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Crucial T700 2TB PCIe Gen5 NVMe M.2 SSD」實測開箱,「12,000MB/s俱樂部」超高速盔甲散熱片版固態硬碟 PC DIY 實戰 feat. AMD平台!
現在要電腦跑得快的話,那麼肯定要上PCIe Gen 5 SSD了! PCIe 5.0 SSD的話,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的存取速度,存取速度可達10GB/s,第二代更快,存取速度可達12GB/s,第三代達到顛峰,存取速度可達14GB/s。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美光旗下記憶體固態硬碟品牌Crucial的產品,這款盔甲散熱片版的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 ----------------- 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是款PCIe 5.0 x4規格的旗艦固態硬碟,它的戰鬥力超強,推出有無散熱片版與盔甲散熱片版,容量有1TB、2TB與4TB版本,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12,4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11,800MB/s。 這款固態硬碟,用的全是美光解決方案。主要的原因,Crucial為美光旗下的自家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品牌業者,當然是以採用自家關鍵零組件為主。整體的設計布局採用雙面打件設計,控制器用的是群聯電子Phison PS5026-E26控制器,快閃記憶體用的是美光標示2WC2D NV053的新型232層3D TLC快閃記憶體(4顆512GB,組成2TB),快取記憶體用的是美光標示2MB77 D8CJC型號為Micron MT53E1G32D2FW-046 WT:B的LPDDR4-4266 4GB記憶體(1顆4GB)。 至於這款固態硬碟,為什麼速度高人一等?競品存取速度只能到10GB/s,為什麼偏偏只有這款存取速度可以飆上12GB/s?關鍵就在用上了新開發完成比較快的新型232層3D TLC快閃記憶體,可以在八通道存取快閃記憶體下,實現更快的存取速度。 在硬體規格上面,採用的是M.2 2280的尺寸,這可以對應大部分的桌機,而且推出無散熱片版與盔甲散熱片版。由於目前Intel與AMD新一代平台,已經具備PCIe 5.0的擴充能力,而且提供了PCIe 5.0 NVMe M.2擴充槽,Intel平台的話,必須是Intel第12、13代處理器,搭配Z690、Z790主機板,AMD平台的話,必須是AMD Ryzen 7000系列,搭配X670/X670E與B650/B650E主機板,且需要配置PCIe 5.0 x4 NVMe M.2擴充槽的才行,也因此新的電腦幾乎都可以無痛升級。 整體的設計,採用的是群聯電子Phison PS5026-E26控制器,具備PCIe 5.0 x4介面,頻寬可達32GT/s x4,內部使用雙處理器架構,為ARM Cortex-R5處理器,並透過台積電12奈米製程設計、製造,內部為8通道32CE存取快閃記憶體方式,對應超過2,400MT/s存取速度3D TLC、QLC快閃記憶體,並可以對應超過LPDDR4/DDR4-3200存取速度記憶體用來做快取加速。若能搭配夠快的快閃記憶體,最高存取速度,讀取速度:可達14,000MB/s,寫入速度:可達11,800MB/s。 Phison PS5026-E26控制器,官方標示工作環境的話,工作溫度:0~70 °C,儲存溫度:-40~85 °C,結溫:-40~125 °C。從這邊不難了解,超過70 °C工作溫度可能會異常,實際上,當溫度到達78 °C,衝到80 °C的時候,這時候就會做動過熱保護機制,產生掉速進行降溫的狀況。 這款固態硬碟有分成無散熱片版與盔甲散熱片版,兩者適用的場景不同。目前大部分的支援PCIe 5.0 SSD擴充能力的主機板,都已經內建了一體式設計盔甲散熱片,採購上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做選擇。 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讀寫速度非常驚人!1TB版本,讀取速度:可達11,700MB/s,寫入速度:可達9,500MB/s。2TB、4TB版本,讀取速度:可達12,400MB/s,寫入速度:可達11,800MB/s。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盔甲散熱片版,接下來進行實際開箱。 前陣子就有網路八卦指出,Intel平台會鎖PCIe 4.0 SSD的頻寬,所以速度衝不上7,000MB/s。又說AMD平台的PCIe 4.0 SSD速度跑比較快。這陣子的網路八卦則傳出:AMD平台的PCIe 5.0 SSD存取性能比較好,Intel的PCIe 5.0 SSD速度衝不不去,最快只能跑10GB/s。 由於網路八卦通常未經證實,也沒有正義之士來實測究竟是否為真。這邊由編輯來做個實測,讓我們來看看Intel與AMD平台對於PCIe 5.0 SSD的戰鬥力,是否如網路謠言講的那樣子。 這邊,我們在測試Intel第13代處理器與Z790主機板平台之後,來測試AMD Ryzen 7000處理器與X670E主機板平台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搭配主機板:技嘉X670E AORUS MASTER(AMD X670E)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512GB(PCIe 3.0 x4) 測試SSD: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PCIe 5.0 x4,CT2000T700SSD5)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AJA System Test、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與AIDA64,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2299.17 MB/s,寫入速度:11865.04 MB/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523.08 MB/s,寫入速度:10190.91 MB/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06.97 MB/s,寫入速度:648.50 MB/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8.44 MB/s,寫入速度:350.50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729.40 IOPS,寫入速度:11315.39 IOP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081.91 IOPS,寫入速度:9718.81 IOP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7013.67 IOPS,寫入速度:158326.17 IOP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1592.04 IOPS,寫入速度:85570.07 IOPS。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2427.65 MB/s,寫入速度:11846.37 MB/s,MIX速度:11294.72 MB/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533.75 MB/s,寫入速度:10177.64 MB/s,MIX速度:5611.93 MB/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09.83 MB/s,寫入速度:652.05 MB/s,MIX速度:802.75 MB/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8.53 MB/s,寫入速度:348.43 MB/s,MIX速度:113.51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851.93 IOPS,寫入速度:11297.58 IOPS,MIX速度:10771.49 IOPS。SEQ1M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092.10 IOPS,寫入速度:9706.15 IOPS,MIX速度:5351.95 IOPS。RND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97711.43 IOPS,寫入速度:159193.12 IOPS,MIX速度:195983.15 IOPS。RND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1613.53 IOPS,寫入速度:85065.67 IOPS,MIX速度:27712.65 IOP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34,126.73。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跟一般測試軟體只測試出數據不同,採用比較直觀的方式,把存取性能轉到成分數,方便用戶直接以分數來判斷高下。讀取的部分,測試Seq 4MB、4K、4K QD4、4K QD16、32K、128K,寫入的部份,測試Seq 4MB、4K、4K QD4、4K QD16,並作平均加權,得到了讀取與寫入的分數,總和之後得出總分,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這個測試,是AJA VIDEO SYSTEM針對影響處理的存取性能測試。這邊採用標準測試,Test File Size為1GB,Codec Type為10bit YUV。測試結果,讀取速度:7434MB/SEC,寫入速度:10140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339.60 MB/s,寫入速度:9650.89 MB/s,4K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3.29 MB/s,寫入速度:319.51 MB/s,4K-64Thr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393.23 MB/s,寫入速度:5146.05 MB/s,存取時間項目,讀取速度:0.013 ms,寫入速度:0.033 ms,讀取分數:4410,寫入分數:6631,總分達到了13104分。 在AS SSD Benchmark標準測試IOPS測試結果,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83.72 IOPS,寫入速度:603.18 IOPS,4K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1322 IOPS,寫入速度:81793 IOPS,4K-64Thr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68667 IOPS,寫入速度:1317389 IOPS,512B測試項目,讀取速度:77906 IOPS,寫入速度:30491 IOPS,讀取分數:4410,寫入分數:6431,總分達到了13104分。 在AS SSD Benchmark複製效能測試結果,ISO測試項目,速度:3352.15 MB/s,期間:0.32s,程式測試項目,速度:576.21 MB/s,期間:2.44s,遊戲測試項目,速度:1641.95 MB/s,期間:0.84s, 在TxBENCH標準測試,Sequentail Max(2048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1340.62 MB/s,寫入速度:12094.46 MB/s。Random Max(2048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224.549 MB/s,寫入速度:9080.952 MB/s。 Random 4K Q1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87.200 MB/s,寫入速度:332.621 MB/s。Random 4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52.840 MB/s,寫入速度:446.000 MB/s。 在ATTO Disk Benchmark,4MB測試項目以上的測試,讀取速度都有11.50GB/s左右,寫入速度都有11.00GB/s左右,整體測試表現不錯。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上的表現。 在AIDA64,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透過Linear Write測試,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10617.7 MB/s,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30%左右,之後速度掉到1800 MB/s左右。值得注意的,平均寫入速度還有4428.7 MB/s。 由於不同測試軟體,測試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會不一樣。有的測試軟體,每次測試的數據差異會比較大。這邊以最新的Intel與AMD平台測試,Intel平台使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處理器+華擎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主機板,AMD平台使用AMD Ryzen 9 7950X處理器+技嘉X670E AORUS MASTER主機板,測試的SSD皆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PCIe 5.0 x4,CT2000T700SSD5)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搭配主機板:X670E AORUS MASTER(AMD X670E)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套裝(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512GB(PCIe 4.0 x4) 測試SSD: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PCIe 5.0 x4,CT2000T700SSD5) 有句話叫做有圖有真相,真金不怕火練!看到這邊的測試結果,玩家應該可以確認,目前Intel與AMD的平台,在PCIe 5.0 SSD存取的戰鬥力已經不分高下了,唯一可能有差別的是不同主機板廠商在調校上仍有些許差異,但實際上以同樣的固態硬碟,在只有平台不同的狀況之下,測試軟體跑出的分數並沒有差太多。 這次,我們實測了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 2TB盔甲散熱片版,發現這款固態硬碟速度真的是速度超級快,就連玩遊戲都可以明顯發現載入時間縮短了,讓人有遊戲跑更快的感覺。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高速激烈存取固態硬碟之下,SSD的溫度相當高,若無法有效散熱的話,就會產生掉速的狀況。 Crucial T700 PCIe Gen5 NVMe M.2 SSD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1TB定價:4,450元 (2)2TB定價:7,200元 (3)4TB定價:14,439元 (1)1TB定價:台幣4,639元 (2)2TB定價:台幣7,500元 (3)4TB定價:台幣14,80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Crucial T700 2TB盔甲散熱片版固態硬碟,看到了Crucial在固態硬碟的厲害之處,能搶先開發出這款戰鬥力強大的SSD。實測效能表現也相當令人驚艷。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12,000MB/s俱樂部」超高速盔甲散熱片版固態硬碟,值得玩家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Crucial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創見Transcend PCIe SSD 250H 4TB實測開箱,7,000 MB/s俱樂部「搭載鋁鰭式散熱片」PCIe Gen4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現在要買SSD,PCIe Gen4 x4效能級固態硬碟,擁有絕佳的效能表現,是物超所值的選擇!若是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原廠保證,強大性能,穩定性高,可靠度好」,還要擁有鋁鰭式散熱片,玩家口碑俱佳,售後到位的話,那很肯定的挑選訴求高品質的「創見Transcend PCIe SSD 250H」準沒錯! 創見是台灣之光記憶體業者,Transcend PCIe SSD 250H固態硬碟,為旗下PCIe Gen 4x4 SSD固態硬碟,為7,000MB/s俱樂部產品,擁有鋁鰭式散熱片設計,具備更強的散熱性能。 Transcend PCIe SSD 250H的話,規格上與250S規格相同,是PCIe Gen4 x4版本的高速固態硬碟,不同之處在於PCIe SSD 250S採用了超薄石墨烯散熱片,Transcend PCIe SSD 250H則是採用了附加鋁鰭式散熱片,兩者都是採用了DRAM快取加速,具備最高連續讀取速度:達7,5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6,700MB/s。 在硬體規格上面,採用的是M.2 2280的尺寸,尺寸為80.0 mm x 23.1 mm x 9.2 mm,重量為34g。官方標示,工作溫度為0°C (32°F) ~ 70°C (158°F),工作電壓為3.3V±5%。 SSD控制器採用的是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 SMI 2264,8通道控制器及DRAM快取記憶體加速,雙面打件的設計,用上正反面各2顆3D NAND快閃記憶體,以及正反面各2顆DRAM組合而成。 PCIe Gen4 x4固態硬碟推出之後,由於速度加快的關係,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的運作溫度更高,全速讀寫更會產生高溫,當溫度飆高到70度之後就會產生掉速。Transcend PCIe SSD 250H特別設計了附加鋁鰭式散熱片,鋁合金散熱片採用被動式散熱,提昇散熱效果,有效降溫15%,可以達到高速持久不掉速。 快閃記憶體的部份,用的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共推出有1TB、2TB與4TB版本。連續讀寫速度的話,1TB版本,讀取速度:達7,200MB/s,寫入速度:6,200MB/s,2TB版本,讀取速度:達7,100MB/s,寫入速度:6,500MB/s,4TB版本,讀取速度:達7,500MB/s,寫入速度:6,700MB/s。耐用度的話,1TB版本,寫入壽命為780 TBW,2TB版本為1,560TBW,4TB版本為3,120TBW,平均故障時間為300萬小時。 對於電競玩家來說,載入遊戲的快慢,直接影響到電競體驗。玩遊戲的時候,硬碟的快慢,更直接關乎到操控的效果。Transcend PCIe SSD 250H具備了超快的讀寫速度,加上附加鋁鰭式散熱片的助益,不但能讓電競玩家有更快的遊戲載入速度,而且能維持最佳效能,讓電競玩家玩遊戲得更盡興。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Transcend PCIe SSD 250H的4TB版本,接下來實際開箱給大家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 *警告:自行拆卸散熱片屬於人為損壞,不予保固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Transcend PCIe SSD 250H 4TB。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這邊,我們採用桌機測試,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並進行「SSD效能測試」。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Transcend DDR5-48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1H2 系統SSD: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PCIe 4.0 x4,TM8FP7001T) 測試SSD:Transcend PCIe SSD 250H 4TB(PCIe 4.0 x4,TS4TMTE250H)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AJA System Test、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7059.72 MB/s,寫入速度:6676.33 MB/s,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27,161.16。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831.53 MB/s,寫入速度:5609.60 MB/s,總分達到了8,851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6771.346 MB/Sec,寫入速度:6694.618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創見有附贈Transcend SSD Scope軟體,具備完整的硬碟監控功能,包括可用容量、溫度與健康度都能即時監控,並且能檢視系統資訊,還具備了效能測試、掃描與安全抹除功能,甚至還支援了系統複製,功能相當強大。 這次,我們實測開始了Transcend PCIe SSD 250H 4TB,發現這款固態硬碟不但速度很快,而且穩定度很高,運行遊戲的存取速度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實際使用了約1個月的時間,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的狀況。 Transcend PCIe SSD 250H系列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TB:2,999元 ●2TB:4,699元 ●4TB:9,699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Transcend PCIe SSD 250H 4TB,看到了創見資訊的用心,打造出相當棒的散熱片版固態硬碟。不但效能相當出色,加上附加鋁鰭式散熱片的助益,不需要自行添購散熱片安裝,長時間使用也很穩定,不會出現過熱的狀況,實測也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玩家可以安心的選用。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玩家級附加鋁鰭式散熱片固態硬碟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Transcend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Seagate FireCuda 530 1TB SSD」Beskar Ingot Drive Special Edition For STAR WARS THE MANDALORIAN實測開箱,7,000MB/s俱樂部「星際大戰 曼達洛人 EK貝斯卡鋼散熱片限定版」PCIe Gen4 x4固態硬碟!
現在要買固態硬碟的話,7,000MB/s俱樂部高效能,PCIe Gen4 x4 SSD已經是玩家級硬碟主流! 若是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高速效能,用料紮實,穩定可靠,電影大作,明星加持」,還要速度達到7,000/s,採用EK貝斯卡鋼散熱片散熱,提供SSD固態硬碟資料救援服務,那很肯定的「希捷FireCuda 530 1TB星際大戰曼達洛人EK散熱片搭載限定版」是不錯的選擇!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就是一款星際大戰曼達洛人明星加持的「希捷Seagate FireCuda 530 1TB」Beskar Ingot Drive Special Edition For STAR WARS THE MANDALORIAN 星際大戰 曼達洛人 EK散熱片 搭載限定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The Mandalorian(曼達洛人),是電影STAR WARS(星際大戰)系列中的角色,後來也拍成了電視影集,是星際大戰中相當受到歡迎的主角之一。 曼達洛人代表的是堅韌不拔,而且足智多謀。他能夠快而準確的運用爆能槍,星際大展電影和電視影集裡,他是能徒手戰鬥的戰士,一個人也能單獨收拾打敗敵人。曼達洛人擁有神祕武器,他身上穿著用Beskar(貝斯卡卡金屬)打造的盔甲,這種金屬也被稱為Mandalorian Steel(曼達洛人鋼鐵),因為這樣的盔甲合金堅固耐用,可以承受爆能槍的射擊,以及抵禦光劍的擊打。 曼達洛人是孤狼般的存在,被訓練成驍勇善戰的鬥士,成為日後的賞金獵人,拿下曼達洛人這個稱號。他時常獨立行事,能自己完成任務。曼達洛人經常戴著純銀的貝斯卡頭盔,而且沒有公開露臉。 曼達洛人代表的,更是執行力強大的戰士。 最新,硬碟大廠Seagate(希捷),找來了打造STAR WARS(星際大戰)電影、The Mandalorian(曼達洛人)電視影集的Lucasfilm(盧卡斯影業),與改裝水冷散熱器大廠EK(Edvard König Water Blocks,ekwb),共同打造了這款「希捷Seagate FireCuda 530 1TB」Beskar Ingot Drive Special Edition For STAR WARS THE MANDALORIAN」,中文叫做「希捷 FireCuda 530 Beskar Ingot Drive(貝斯卡鋼磁碟)Special Edition 星際大戰 曼達洛人 限定版 固態硬碟」。 這款限量版固態硬碟,本體用的是性能表現優異的Seagate FireCuda 530 1TB SSD。這款固態硬碟,是標準的PCIe 4.0 x4 NVMe SSD,為M.2 2280規格尺寸,用的是PHISON(群聯)解決方案,搭載PHISON PS5018-E18控制器,搭配1顆SK Hynix 8Gb(海力士)快取記憶體,和4顆176層Micron IABHG94AYA(美光)的3D TLC快閃記憶體,組合而成1TB的容量,並搭配PHISON PS6108-22(群聯)電源管理控制晶片。 為了打造出精品級固態硬碟,特別去授權了The Mandalorian(曼達洛人)這個IP,採用了星際大戰電影的曼達洛人的角色訴求來開發。 至於為什麼要找曼達洛人這個角色來開發固態硬碟?這是因為曼達洛人代表的,是執行力強大的戰士。他堅韌不拔,而且足智多謀,能完成各種交付的任務。 曼達洛人的角色,正是硬碟大廠希捷所要的訴求,要讓玩家體驗執行力強大的戰士級SSD。 改裝水冷散熱器大廠EK(Edvard König Water Blocks,ekwb),這次也參與了重要的任務,被要求除了要散熱能力強大,還要用貝斯卡鋼概念與帝國國徽來設計盔甲散熱片。 跟其他SSD不一樣的是,希捷附上了獨家提供的Seagate Rescue三年資料救援服務(DATA RECOVERY SERVICES)。這個服務,提供了超過90%的救援成功率,且後續救援無需額外費用,同時在硬碟購買當下即開通服務,無需註冊或綁定。 存取速度的話,這款固態硬碟,最高性能達到讀取速度:7,300MB/Sec,寫入速度:6,000MB/Sec,讀取:800K IOPS,寫入:1,000K IOPS,且具備180萬小時MTBF,寫入壽命:1,275TB,原廠三年資料救援,五年有限保固。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這款「希捷Beskar Ingot Drive FireCuda Special Edition 1TB星際大戰曼達洛人限定版固態硬碟」。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我們使用Windows 10作業系統,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並進行「SSD效能測試」。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AJA System Test、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6974.51 MB/Sec,寫入速度:6136.42 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785.89.47 MB/Sec,寫入速度:4850.17 MB/Sec,總分達到了9569分。 在AJA System Test,READ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260 MB/Sec,寫入速度:5549 MB/Sec。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6618.631 MB/Sec,寫入速度:6079.011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的表現相當不錯。 這次,我們實測了「希捷FireCuda 530 1TB星際大戰曼達洛人EK散熱片搭載限定版」,發現這款固態硬碟速度真的快,可以說是一款背後有故事的固態硬碟,內外兼具,而且擁有強大戰鬥力。 目前,這款「希捷FireCuda 530 星際大戰曼達洛人EK散熱片搭載限定版」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希捷FireCuda 530 星際大戰曼達洛人EK散熱片搭載限定版」,體驗了精品級固態硬碟的魅力,讓我們看到了Seagate對於固態硬碟的用心,完美把星際大戰曼達洛人的角色融入了固態硬碟。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星際大戰曼達洛人精品級固態硬碟,適合星際大戰謎與懂得品味精品的玩家來參考! 廠商名稱:Seagate -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2-2545-1305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 冰魄白 實測開箱,史上「最靚白」14+1+2相供電 Intel 中階「DDR5-9066+」精品級海景房主機板!
現在要組裝新電腦的話,最夯的就是「白色海景房 電腦豪宅」了! 玩家要PC DIY新電腦、升級舊電腦,打造Intel中階白色海景房,主機板選購可不能馬虎。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王者堆料,純白外觀,超頻功能,散熱強化,耐久用料,穩定可靠,五年保固」,專為白色海景房打造,真正高顏值全白用料,AI加速超頻設計,記憶體可以上到DDR5-9066+,具備PCIe 5.0 x16插槽與PCIe Gen5 SSD M.2支援,還要有PC DIY友善設計,輕輕鬆鬆就能快拆裝,加上售後服務完善,受到全球玩家一致好評,可以打造出精品級白色海景房電腦豪宅,那很肯定的挑選「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準沒錯! 史上最靚白中階海景房主機板來了!這一款白帥帥的主機板,就是技嘉所打造,很有質感的「技嘉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 記得大約在去年2024年的時候,技嘉才剛推出「ICE 冰魄白」系列白色主機板。一開始的「ICE 冰魄白」系列,還沒有這麼靚白,記憶體插槽、PCIe插槽、連接器插槽、都還是黑色的!直到了X870、X870E與Z890出來之後,產品一推出就令人驚艷,除了AI TOP系列很狂之外,最讓人震撼的是全白版本的ICE系列終於推出了! 除了PCB電路板是白色的之外,散熱片採用銀白用色,CPU保護蓋是白色,就連PCIe插槽、記憶體插槽都是雪白的。細節之處也很用心,所有能白色的連接器,已經全面白化,包括24-Pin、8-Pin電源接頭、4Pin風扇接頭、ARGB 3-Pin接頭、SATA 6Gb/s接頭、USB接頭蓋子,WI-FI外接天線也是白色的,隨附SATA 6Gb/s排線一樣是白色的,就連開機後ATX面板也會亮白燈。當然,主機板外盒也是白色的,上面還有一隻白色神鷹。技嘉除了硬底子之外,也擁有強大的軟實力,這次在「ICE 冰魄白」系列,也全面提供了白色系列BIOS,讓玩家可以真正的白帥帥。技嘉在白色海景房的用心,值得玩家的肯定與支持。 現在,這樣全白版本的「ICE 冰魄白」系列,也開始全面進軍中階主機板,包括Intel B860主機板,以及AMD B850主機板,都有黑色版本與全白ICE系列可供選擇。本次要開箱的,則是技嘉B860開案的17張主機板中,最高階的冰魄白精英版「技嘉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白色神鷹主機板。 這款天使臉龐,魔鬼身材,妖獸級實力的技嘉神鷹中階Intel B860「ICE 冰魄白」主機板,到底有多靚白,功能有多強,戰鬥力有多強大,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除了全身靚白之外,規格與實力都很強大。採用LGA1851腳位,支援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處理器,用的是中階B860晶片組,卻擁有高階Z890主機板的實力。這張主機板採用了14 60A+1 40A+2 60A相供電,充足電力玩CPU超頻沒有問題。散熱也不馬虎,VRM用上4X超大面積散熱,並使用5W/mk散熱墊。主機板提供3組PCIe x16插槽,1組具備PCIe 5.0 x16電路。內建3組PCI M.2擴充槽,1組為PCIe 5.0 x4,配備M.2 Thermal Guard大型散熱片,2組為PCIe 4.0 x4,使用M.2 Thermal Guard Ext.散熱片。並加入了PC DIY輕鬆組裝,M.2插槽有M.2 EZ-Latch Click,免螺絲安裝,M.2散熱片有M.2 EZ-Latch,快速拆裝好輕鬆,顯示卡插槽有PCIe EZ-Latch。 主機板內建AI加速,擁有AORUS AI SNATCH與AI SNATCH Engine,透過AI,記憶體部分採用D5 Bionic Corsa設計,超頻實力達到DDR5-9200+。實測發現,更新到最新F6d BIOS,已經升級到0x114最新韌體,具備快速的Unleash打開功耗牆功能,搭配Core Ultra 9 285K,可以實現340W超頻實力,記憶體部分,支援次世代CU DIMM,具備Gear 2、Gear 4進階功能,按照CPU體質,實測Gear 2可以跑到DDR5-9000,Gear 4可以跑到DDR5-9066。 由於Intel這一個世代的桌機平台,採用了LGA1851腳位,用的是Intel 800系列晶片組。平台規劃了低、中、高三個等級,高階板已於之前問世,用的是Intel Z890晶片組,中階板用的是B860晶片組,低階板用的是H810晶片組。Intel的發行策略,是先推出高階CPU,推出K系列不鎖倍頻CPU,與Intel Z890高階板,對應的是玩家市場。再來是推出中階CPU,與Intel B860中階板,對應的是主流市場。最後則是推出低階CPU,與Intel H810主機板。 這次,最大的改變,就是把原本從Intel第12、13、14代,高階CPU與高階主機板才有的PCIe 5.0下放。B860主機板,就擁有了PCIe 5.0 x16插槽,也配備了PCIe 5.0 x4 M.2擴充槽。記憶體部分,Intel Z890才有支援的CU DIMM,B860也完全支援,而且對應記憶體超頻。有了先前開發Intel Z890高階板的經驗,新推出的Intel B860主機板在記憶體超頻更上一層樓,高階版本大多提供了DDR5-8800、9000、9066、9200支援。更重要的,由於Intel B860中階板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主流戰場裡,主機板業者全面優化電源,清一色提供了8相以上電源配置,使其能對應打開功耗牆超頻。 技嘉這次在Intel B860主機板,則是開發了17張主機板。若列入有黑色與白色版本,則有18張。若列入有的提供WiFi6、沒有無線網路版本與變身版本,則有26張。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 ●B860 GAMING X WIFI6E ●B860 EAGLE WIFI6E ●B860 DS3H (WIFI6E) ●B860M AORUS PRO WIFI7 ●B860M AORUS ELITE WIFI 6E (ICE) ●B860M AORUS ELITE ●B860M GAMING X (WIFI6E) ●B860M GAMING WIFI6 ●B860M EAGLE PLUS WIFI 6E ●B860M EAGLE (WIFI6) ●B860M DS3H (WIFI6E) ●B860M D3HP ●B860M D2H/B860M D2HX SI ●B860M POWER/B860M D/B860M H ●B860M E/B860M K ●B860I AORUS PRO ICE 在這26張主機板中,大尺寸ATX主機板,有5張。小尺寸microATX主機板佔了大宗,有20張,迷你尺寸mini-ITX主機板,也有1張。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則是技嘉Intel B860中階板中最高階的版本,堆料最多,也是功能最齊全版本。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採用王者堆料,幾乎Intel Z890主機板上有的功能都有,除了沒有Thunderbolt 4、5,只有提供了1埠USB 4.0 40Gb/s Type-C連接埠,本身沒有沒有BCLK OC超頻,沒有增加額外的Clock Gen外部時脈產生器,也沒有PCIe 5.0 x16插槽的多模式切換之外,其它主要該有的都有。而且,這張主機板,採用了新一代「ICE 冰魄白 」全身靚白用料,對應PC DIY打造白色海景房。 供電的部分,用上了14 60A+1 40A+2 60A共17相供電,雖然主要CPU只有14相供電,而且是只有用上7+7相DrMOS併聯電源,頂多只能打開功耗牆,讓CPU開出最大的馬力,因此這樣的供電設計已經相當足夠。 由於Intel B860晶片組本身沒有BCLK OC超頻功能,這張主機板也沒有配備Clock Gen外部時脈產生器,因此無論使用K系列,或者非K系列,都不能透過調整BCLK來超頻。超頻的話,只能透過打開功耗牆,調整Turbo Power Limits,超頻RING,K系列的話可以調整倍頻,以及加電壓來提升超頻幅度,本身並沒有提供拉SOC外頻、D2D與NGU超頻功能。 這張主機板在散熱上,設計與用料相當不錯!除了使用了RL (Reduced Load)-ILM 低壓力扣具,雖然需要35 磅(約為155.7牛頓)的壓力,但具備了高達4°C降溫,而且本身全面使用了大型銀白色散熱片,並做了拉溝凹槽設計提升了散熱接觸面積達到4倍,加上用了5 W/mK散熱墊,讓VRM散熱效能達到很好的優化。此外,M.2插槽採用了2分區設計,PCIe 5.0 x4 M.2插槽,配備M.2 Thermal Guard大型散熱片,採用單面導熱貼散熱設計,2組PCIe 4.0 x4插槽,使用M.2 Thermal Guard Ext.散熱片,也採用了單面導熱貼散熱設計。至於風扇散熱部分,總共提供了上置2組與下置3組共5組4-Pin風扇電源,支援Smart Fan 6來作風扇與靜音控制。 總共配備了3組PCIe x16插槽,不過,只有第1組電路為PCIe 5.0 x16,並具備了ULTRA DURABLE PCIE ARMOR PCIe UD Slot,擁有1.7倍抗板彎剪力強度、3.2倍抗固定力強度與SMD製程能降低信號衰減,第2、3組PCIe x16插槽,電路為PCIe 4.0 x1規格。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引進了技嘉新開發的AI超頻,除了可以使用傳統的Intel XMP 3.0或AMD EXPO Profile一鍵超頻設定,以及提升頻寬的High Bandwidth與降低延遲Low Latency之外,增加了DDR5 XMP Booster ,技嘉內建了很多款式記憶體顆粒的設定,讓玩家可以直接選擇,把頻率超到更高。另外,增加了XMP AI BOOST功能,這則是透過AI來作分析,找出建議的兩種速度設定,讓玩家可以快速的把記憶體超頻到最高極限,而不用自己一直交叉測試,花很多時間研究最高性能設定。 這款主機板採用了D5 Bionic Corsa技術,把記憶體超頻做到了極致,在Intel B860中階主機板上,做到了DDR5-9200超頻實力!不過,記憶體超頻的表現,與CPU體質有絕對的關係,並不是每個玩家都能跑到這個數值!小編實測結果,手上的Core Ultra 7 265K與Core Ultra 9 285K,記憶體部分最高只能穩跑DDR5-9066。 網路的部分,這張主機板並沒有用上5GbE有線網路,而是使用了主流2.5GbE有線網路,搭配的是瑞昱半導體Realtek 8125D網路晶片。實際上,市面上販售的只有2.5GbE與10GbE交換器,根本沒有販售5GbE交換器,若映要跑5GbE速度的話,只能購買Multi-G的10GbE交換器,降速來跑5GbE的速度使用,也因此,5GbE有線網路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Wi-Fi 7無線網路的話,rev. 1.0主機板用的是瑞昱半導體Realtek RTL8922AE,rev. 1.1主機板用的是聯發科MediaTek Wi-Fi 7 MT7925,兩者皆提供2.4GHz、5GHz與6GHz頻斷無線網路。不過要特別注意,由於Intel B860是中階板,這邊用的是降規版160MHz頻寬Wi-Fi 7無線網路晶片。 這張主機板,在ATX面板上提供了多種外接端子,包括了4組USB 2.0 480Mbps Type-A連接埠,1組HDMI連接埠,1組Display Port連接埠,1組USB 4 40Gbps Type-C連接埠,4組USB 3.2 Gen 1 5Gbps Type-A連接埠,2組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連接埠,1組2.5GbE RJ-45連接埠,1組Wi-Fi快速連接插座,3.5mm麥克風與聲音輸出埠,1組SPDIF光纖輸出埠。 內接部分,則有1組USB 3.2 Gen 1 5Gbps插座,1組USB 3.2 Gen 2 10Gbps插座,1組HDMI連接埠,4個SATA 6Gb/s連接埠。 技嘉也相當體貼玩家,做了相當多的PC DIY友善設計,主機板上內建POWER、RESET與Q-Flash Plus的QF+(QF PLUS)白色實體按鍵,以及除錯卡燈號顯示,方便玩家快速操作主機板。主機板提供3組PCIe x16插槽,1組具備PCIe 5.0 x16電路。內建3組PCI M.2擴充槽,1組為PCIe 5.0 x4,配備M.2 Thermal Guard大型散熱片,2組為PCIe 4.0 x4,使用M.2 Thermal Guard Ext.散熱片。並加入了PC DIY輕鬆組裝,M.2插槽有M.2 EZ-Latch Click,免螺絲安裝,M.2散熱片有M.2 EZ-Latch,快速拆裝好輕鬆,顯示卡插槽有PCIe EZ-Latch。 處理器:美商英特爾 Intel Core Ultra 7 265K(8P+12E,20核心20執行緒) 處理器散熱器: 主機板: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Intel B860晶片組) 記憶體 1: 記憶體 2: 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 U-DIMM套裝(TMXFL2496846WWK,PC5-76800,雙記憶體通道) 顯示卡:輝達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硬碟機: 電源供應器: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0電源供應器(ATX 3.0,1300W,全模組,雙PCIe 5.0接頭,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10年保固)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x64工作站專業版 這邊,我們使用DDR5-6000,用預設Intel XMP 3.0載入來運行。 為了瞭解,這張主機板的記憶體超頻真正實力,我們找來了目前市場上零售最強的「全何 v-color MANTA XFINITY DDR5-9600 48GB U-DIMM套裝」,直接從DDR5-9600開機,再往下降速來簡測這張主機板的記憶體最高支援速度。 經過反覆測試,小編發現是F1 BIOS異常,會讓系統誤判跑DDR5-9600速度,實際則為DDR5-4800速度。這邊,我們進入技嘉官網下載最新BIOS更新! 這邊,我們使用DDR5-9066,載入來運行。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主機板,看到了一張真正為白色海景房打造的Intel中階精品級海景房主機板。。 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主機板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 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主機板:7,490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 B860 AORUS ELITE WIFI7 ICE主機板,看到了技嘉的用心,打造出了一張盡善盡美的Intel中階白色海景房主機板。 整體來說,這張主機板全白用料,實現了真正的白帥帥,展現了天使臉龐,魔鬼身材,妖獸級實力,適合預算有限,卻又想要打造精品級白色海景房電腦豪宅的玩家、創作者與發燒友來細細品嚐。 廠商名稱: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912-4000 廠商網址:www.gigabyte.com/tw/Consumer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主機板/電競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極速效能評測!
現在,要打造高效能AI PC,AMD TRX50、WRX90與Intel W790工作站平台是絕佳的選擇。 玩家要PC DIY打造頂級AI PC的話,AMD TRX50、WRX90主機板,最高階可以安裝到96核心192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處理器,記憶體最強可以擴充到8記憶體通道2TB容量。不約而同的,Intel W790工作站平台,可以安裝最高階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9-3495X處理器或60核心120執行緒Xeon w9-3595X處理器,記憶體最強可以擴充到8記憶體通道2TB容量。 要讓AI PC發揮最大戰鬥力的話,記憶體非得要4、8記憶體通道,用上高速DDR5 OC R-DIMM,安裝到最大容量不可。若要選購DDR5 OC R-DIMM,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用料紮實,高速效能,穩定可靠」,還要相容Intel、AMD工作站平台,提升到最大容量,終生保固的話,那很肯定的挑選「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 RDIMM」準沒錯! ----------------- ----------------- 現在,玩家、發燒友或專業用戶要打造AI PC,用在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慧),加速AI人工智慧的Training(訓練)與Inference(推論)的話,超高速大容量記憶體絕對少不了! 若要運行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慧)的Training(訓練)與Inference(推論),必須藉助Intel與AMD的新一代工作站、伺服器的幫忙,需要強大的處理器運算平台,才有足夠的PCIe 5.0 x16通道擴充槽,可以擴充更多張的顯示卡、加速卡來進行加速。這時候,就會需要Intel W790平台與AMD TRX50、WRX 90平台,藉由強大的記憶體支援,得到DDR5 OC R-DIMM四記憶體通道,與DDR5 OC R-DIMM八記憶體通道的火力加速,以及1TB、2TB大容量記憶體的支援,就能加速AI人工智慧的Training(訓練)與Inference(推論)工作。 記憶體模組之王金士頓,搶在Intel、AMD推出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伺服器的同時,推出了最強大的FURY Renegade Pro RDIMM(反叛者專業版系列超頻記憶體模組)。目前主要應用Intel Xeon W-2400 / W-3400 系列、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 /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處理器平台,也相容於Intel第四、五代Xeon Scalable系列、AMD EPYC 8004、9004、97x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平台。 這款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RDIMM,通過主機板業者QVL認證,能以超頻的性能在四、八記憶體通道之下發揮最強的記憶體性能。 本次,我們就要以Intel最強的Xeon w9-3495x處理器,搭配Intel W790平台,來看看在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與技鋼GIGABYTE MW83-RP0主機板,來開箱實測體驗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八記憶體通道的戰鬥力,八記憶體通道達成逼近300GB/s記憶體性能。接下來,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說到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隨身碟與記憶卡,無論你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玩家,你一定不能不認識Kingston金士頓。 Kingston創立於1987年,中文名字叫金士頓,是由工程師杜紀川(John Tu)和孫大衛(David Sun)在加州橘郡創立。Kingston發展至今已有36年的歷史,截至今日,以卓越創新的產品陣容與完善的客戶服務打造壓倒性的市佔率,連續6年奪得全球通路SSD出貨冠軍,更連續20年稱霸全球記憶體市場,成為獨霸SSD與記憶體的雙料冠軍! 台灣市場的話,採用複式代理銷售,記憶體模組、隨身碟與固態硬碟代理商有甘霖科技、聯強國際、普生實業、精技電腦與群環科技。無論是實體零售通路,像是原價屋、欣亞,或者虛擬電商通路,例如PChome 24h、Momo等,全通路都買得到金士頓的記憶體商品。且身為全球記憶體與儲存領導品牌的金士頓,更擁有全方位的銷售服務與專業的技術支援,逾30 年間樹立了業界享譽盛名的高品質與可靠性標竿,讓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與售後上可以安心無虞。 金士頓這次推出的FURY Renegade Pro RDIMM(反叛者專業版系列超頻記憶體模組),最新共推出有DDR5-4800/5600/6000/6400/6800版本,銷售有8GB、16GB、32GB單條,與16GB、32GB、64GB、128GB與256GB套件,包括銷售單模組、4件套組與8件套組等多種儲存容量。 這款FURY Renegade Pro RDIMM產品,是Server Premier DDR5 RDIMM的加強版,主要是因應Intel、AMD次世代處理器市場的需求,提供了超頻與穩定工作的性能。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RDIMM主要應用Intel Xeon W-2400 / W-3400 系列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 /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系列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處理器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RDIMM也相容於Intel第四、五代Xeon Scalable系列、AMD EPYC 8004、9004、97x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的話,16GB、32GB版本皆採用採用原廠記憶體顆粒,並已通過了主機板與伺服器廠商的QVL認證,確保了相容性與穩定性。 隨插即用 64GB版本型號:KF548R36RBK4-64 4800MT/s 36-38-38 1.1V 128GB版本型號:KF548R36RBK4-128 4800MT/s 36-38-38 1.1V Intel XMP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KF556R36RBK4-64 5600MT/s 36-38-38 1.25V 128GB版本型號:KF556R36RBK4-128 5600MT/s 36-38-38 1.25V AMD EXPO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KF556R28RBEK4-64 5600MT/s 28-34-34 1.35V Intel XMP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KF560R32RBK4-64 6000MT/s 32-38-38 1.35V 128GB版本型號:KF560R32RBK4-128 6000MT/s 32-38-38 1.35V AMD EXPO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KF560R32RBEK4-64 6000MT/s 32-38-38 1.35V 128GB版本型號:KF560R32RBEK4-128 6000MT/s 32-38-38 1.35V Intel XMP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 KF564R32RBK4-64 6400MT/s 32-39-39 1.40V 128GB版本型號:KF564R32RBK4-128 6400MT/s 32-39-39 1.40V AMD EXPO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KF564R32RBEK4-64 6400MT/s 32-39-39 1.40V Intel XMP 4件套組 64GB版本型號:KF556R36RBK4-64 6800MT/s 36-38-38 1.25V *採用SK Hynix M-Die原廠記憶體顆粒 這邊,首先我們以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Intel W790)主機板進行測試,並搭配Intel最新Xeon w9-3495x處理器,實測進行八記憶體通道的性能與穩定度。 搭配處理器:Intel Xeon w9-3495x(56核心/112執行緒) 搭配主機板: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Intel W790)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工作站專業版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RDIMM套裝八記憶體通道(16GB x8)套件(KF560R32RB-16 x 8) 測試方式:DDR5-6000 八記憶體通道 (Octa Channel,8-Channel) 這邊,接著我們以技鋼GIGABYTE MW83-RP0(Intel W790)主機板進行測試,並搭配Intel最新Xeon w9-3495x處理器,實測進行八記憶體通道的性能與穩定度。 搭配處理器:Intel Xeon w9-3495x(56核心/112執行緒) 搭配主機板:技鋼GIGABYTE Server MW83-RP0(Intel W790)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工作站專業版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RDIMM套裝八記憶體通道(16GB x8)套件 測試方式:DDR5-6000 八記憶體通道 (Octa Channel,8-Channel)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發現它威力強大,能穩定順暢運行DDR5-6000八記憶體通道,透過AIDA64記憶體效能測試,讀取速度(Read):274.87 GB/s,記憶體寫入速度(Write):192.64 GB/s,戰鬥力驚人。 整體來說,DDR5-6000 OC R-DIMM八記憶體通道存取性能表現非常優異。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64GB OC R-DIMM記憶體模組已經上市,但因為價格高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客訂買得到,原價屋新現代PC館也接受客訂喔,有需要的玩家與專業用戶可以洽詢。 經銷商名稱:原價屋新現代PC館 經銷商電話:02-2397-2669 # 190 經銷商網址:www.coolpc.com.tw 經銷商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33號(台北市八德商圈/光華商場) 由於金士頓推出的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系列款式眾多,目前台灣有實際報價的店家並不多,這邊則列舉美國newegg報價,提供給玩家與專業用戶參考。 四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4800 64GB R-DIMM套裝(16GB x4): newegg:美金329.99元(折合台幣10,505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4800 128GB R-DIMM套裝(32GB x4): newegg:美金574.99元(折合台幣18,304元) 八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4800 128GB R-DIMM套裝(16GB x8): newegg:美金683.43元(折合台幣21,756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32GB x8): newegg:美金1131.40元(折合台幣36,018元) 四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5600 64GB R-DIMM套裝(16GB x4): newegg:美金359.99元(折合台幣11,460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5600 128GB R-DIMM套裝(32GB x4): newegg:美金609.98元(折合台幣19,418元) 八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5600 128GB R-DIMM套裝(16GB x8): newegg:美金776.74元(折合台幣24,727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5600 256GB R-DIMM套裝(32GB x8): newegg:美金1296.40元(折合台幣41,270元) 四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64GB OC R-DIMM套裝(16GB x4): newegg:美金369.99元(折合台幣11,778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32GB x4): newegg:美金675.92元(折合台幣21,517元) 八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 newegg:美金847.00元(折合台幣26,964元) 四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400 64GB OC R-DIMM套裝(16GB x4): newegg:美金429.99元(折合台幣13,688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400 128GB OC R-DIMM套裝(32GB x4): newegg:美金789.22元(折合台幣25,124元) 四記憶體通道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800 64GB OC R-DIMM套裝(16GB x4): newegg:美金469.99元(折合台幣14,962元) DDR5-6000 DDR5-6400 DDR5-6800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RDIMM套裝八記憶體通道(16GB x8)套件,看到了金士頓的專業超頻記憶體,搭配強大的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以及最強的W790主機板,實現了強大的戰鬥力! 這是我們採用了Intel新的HEDT平台,看到了高階桌機的無比強大記憶體性能,在新一代DDR5 R-DIMM的加持之下,八記憶體通道達成逼近300GB/s記憶體性能,工作效率可以提昇,也可以讓專業應用領域工作更得心應手!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GIGABYTE Server MW83-RP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實戰Intel Xeon w9-3495x為終極效能而生「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萬眾矚目,Intel終於更新了工作站、伺服器的平台! 新的處理器,研發代號叫做Sapphire Rapids,正式的名稱就做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Intel也推出了工作站的版本,研發代號叫做Sapphire Rapids-WS,處理器的名稱叫做Intel Xeon W-2400與W-3400系列處理器,搭配的是Intel W790晶片組主機板,提供新一代的DDR5、PCIe 5.0的架構,以及Xeon W-2400最高24核心48執行緒與W-3400最高56核心112執行緒的戰鬥力。 然而,要驅動這樣的工作站處理器,一定需要一張絕強至猛的主機板。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技鋼所設計開發的MW83-RP0主機板,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吧! ----------------- ----------------- 隨著電腦平台的持續推陳出新,對於處理器、擴充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工作站平台,也迎來了新的改朝換代。 高階桌機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原本是只有Intel與AMD在競爭,現在則有Apple加入,推出搭載ARM核心M系列處理器的Mac Pro與其競爭,演變成x86與ARM的HEDT大戰。所謂的高階桌機,英文全名為High End Desktop,縮寫為HEDT。 值得注意的,原本在市場上,桌機(PC)就是桌機,工作站(Workstation)就是工作站。不過,隨著AMD把工作站、伺服器產品下放HEDT高階桌機產品線,越來越強大的撕裂者(Threadripper)產品線,逼著競爭對手Intel也把Xeon下放HEDT高階桌機產品線,也因此高階桌機(HEDT)與工作站(Workstation)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正因如此,Intel在近幾年來,把工作站產品線,處理器增加了超頻功能。工作站不就該求穩,怎麼會推超頻功能呢?這聽起來有點違和感,但Intel就是推出這樣的Xeon超頻版工作站處理器。像是先前推出可以超頻的28核心56執行緒Xeon W-3175X,以及現在推出可以超頻的Xeon W-2400與W-3400系列X版本,除了要和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為了就是迎戰HEDT高階桌機市場而生。 Intel在高階桌機領域,分成好幾條路線在經營市場。Intel在PC市場推的是Core i3、i5、i7、i9與Celeron、Pentium處理器,在工作站、伺服器市場推的則是Xeon處理器。在一般商用、企業市場,Intel先前推的是Xeon E3系列處理器,近來則是更名推Xeon E-2100/2200/2300系列處理器,在工作站領域,上一代的高階桌機產品則是Xeon W-2100與W-2200系列,用的是Intel C422晶片組,記憶體則是支援最高DDR4四記憶體通道,用的是DDR4 R-DIMM,最高階處理器為18核心36執行緒Xeon W-2295處理器。 Intel在工作站平台,還有一款是用Intel W680晶片組,是Intel Z690晶片組的孿生兄弟,處理器支援的是LGA1200腳位,記憶體則是支援最高DDR5雙記憶體通道,不一樣的是支援DDR5 ECC U-DIMM,最高可以上到128GB、192GB的記憶體容量,處理器目前最高則可以支援到8P+16E核心的Core i9-13900KS,也有1組PCIe Gen5 x16與1組PCIe Gen5 SSD擴充能力。要更強的話則是高階工作站平台,Intel上一代的產品是Intel C621晶片組,處理器支援的是LGA3647腳位,供應28核心56執行緒Xeon W-3175X,記憶體則是支援最高DDR4六記憶體通道,用的是DDR4 U-DIMM,最高可以上到192GB的記憶體容量,仍是PCIe Gen3 x16擴充能力與PCIe Gen 3 SSD的工作站產品。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屬於Intel全新推出主流、專業工作站平台的最新解決方案。 全新的改朝換代,採用了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架構,研發代號為Sapphire Rapids-WS處理器。搭配W790主機板,帶來運算性能與擴充能力的升級。處理器腳位為LGA4677,搭配Xeon W-2400與W-3400系列處理器。 記憶體則是支援最高DDR5八記憶體通道,用的是DDR5 R-DIMM,一般的DDR5 R-DIMM則可以支援單支64GB記憶體模組,擴充到512GB(8-DIMM)、1024GB(16-DIMM),若使用DDR5 3DS R-DIMM,則可以支援單支256GB記憶體模組,擴充到2TB(8-DIMM)、4TB(16-DIMM)。PCIe Gen 5 Lane數的話,搭配Xeon W-2400有64 Lane,搭配Xeon W-3400有112 Lane,主機板廠商因此能打造出超強擴充能力主機板。 處理器部分,Xeon W-2400系列最高階Xeon w7-2495X則提供了24核心48執行緒,Xeon W-3400系列最高階Xeon w9-3495X則提供了56核心112執行緒,提供了絕強至猛的戰鬥力。最厲害的部份,Intel提供了X系列版本,是能把CPU部分超頻使用,記憶體也能超頻,目前記憶體模組業者已經推出了標準版DDR5-4800 R-DIMM標準版本,與DDR5-5200/5600/6000 R-DIMM超頻版本,可供用戶搭配選用。 為了迎接這次的HEDT高階桌機改朝換代!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Intel Xeon w9-3495x正式登場,接下來我們就來跟大家介紹這款處理器的最佳拍檔技鋼MW83-RP0主機板,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看看它絕強至猛的戰鬥力!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台灣之光伺服器品牌技鋼科技 GIGA COMPUTING。 這幾年隨著全球資料中心建設動能強勁,雲服務的興起,台灣電子供應鏈整個蓬勃發展,伺服器產業更是大爆發,也吸引眾多業者紛紛投入伺服器產品的市場競爭領域,為了讓組織運作更有彈性,具有競爭力。2022年03月11日,技嘉科技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發佈訊息說明會,由技嘉科技總經理李宜泰宣布,拍板定案將技嘉伺服器部門獨立為以研發、輕資產為主的技鋼科技,製造部份仍委託技嘉科技進行,試圖打造出一支以研發,銷售與服務為重的輕裝戰旅來面對未來的市場角逐。 2023年01月01日,技嘉科技宣布正式將網通事業群分拆獨立技鋼科技,獨立成技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屬技嘉科技100%持股子公司。今天,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就是台灣之光伺服器品牌技鋼科技 GIGA COMPUTING的Intel W790主機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技鋼針對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主機板、伺服器布局與產品吧! 技鋼在新一代伺服器、伺服器主機板領域,也有完整的布局。有別於現在伺服器產業領域,大部分的系統廠以Intel方案為主,技嘉科技很久之前就嘗試與各家晶片組廠商合作,提供各式各樣的產品選擇,如今是市場上少數能從設計到製造,能提供完整x86系列Intel(英特爾)、AMD(超微)伺服器,以及ARM(安謀)架構的NVIDIA(輝達)與Ampere Computing(安培運算)產品的品牌。 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推出之後,技鋼也同步推出了全系列解決方案。包括了傳統機架型伺服器,包括1U、2U、4U的產品,高密度伺服器產品,包括2U 2-Node、2U 4-Node產品,GPU協同運算伺服器,包括2 GPU、4 GPU與8 GPU產品,以及工作站主機板,全系列都有供貨。 這次,則是要介紹技鋼針對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所推出的Intel W790晶片組主機板MW83-RP0。 技嘉伺服器全新力作,針對Intel W790晶片組,推出MW53-HP0與MW83-RP0工作站主機板。其中全功能的則是MW83-RP0,是針對Xeon W-3400系列處理器設計開發,MW53-HP0則可以用來搭配Xeon W-2400系列處理器。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全功能版的MW83-RP0主機板。 MW53-HP0一般版,主要規格為CEB版本,支援Xeon W-2400處理器,4記憶體通道1DPC/2DPC,5條PCIe Gen5 x16(1條PCIe Gen3 x4),3組PCIe Gen4 x4 M.2 SSD,記憶體可超頻DDR5-6000四記憶體通道運行,網路有1組2.5GbE。 MW83-RP0進階完整版,主要規格為EATX版本,支援Xeon W-2400/W-3400處理器,8記憶體通道1DPC/2DPC,7條PCIe Gen5 x16(2條PCIe Gen4 x16),2組PCIe Gen4 x4 M.2 SSD,記憶體可超頻DDR5-6000八記憶體通道運行,網路有2組10GbE。 MW83-RP0主機板的話,是為高可靠度旗艦工作站而生,可以完全驅動Xeon W-3400處理器,能用上最頂級350W功耗的Xeon w9-3495x處理器,並在高負載下穩定運行。 主機板的尺寸為CEB,支援LGA4677腳為處理器,為單CPU架構的設計,記憶體最高能支援八記憶體通道,採用1DPC記憶體設計,能安裝最多8條記憶體模組。按照Intel的官方資料,能對應8組DDR5-4800 R-DIMM,可以支援單支64GB記憶體模組,擴充到最大512GB,若搭配DDR5 3DS R-DIMM,則可以擴充到最大2TB,以工作站應用來說這樣的超大記憶體容量相當夠用。 在擴充能力上面,這張主機板配備了7個PCIe x16插槽(其中5個為PCIe Gen5 x16電路,2個為PCIe Gen4 x16電路),不但能支援PCIe Gen5 x16擴充卡,而且還多達5個Gen5擴充槽,擴充能力相當強大。主機板上提供2個PCIe Gen4 M.2 2280擴充槽,並配置溫度監測功能,並具備了2組SlimSAS連接器,每個可以轉接安裝4組SATA 6Gb/s硬碟,最多安裝8顆硬碟,並內建Intel RAID 0/1/10/5的磁碟陣列功能。 為了滿足工作站的高速網路傳輸,採用了Intel X710-AT2網路晶片,具備了2組10GbE(電口)有線網路,另外還有1組10/100/1000Mbps(電口)有線網路,採用的是Realtek RTL8211FD網路晶片,是用於管理網路使用。並內建了Aspeed AST2600顯示控制晶片,能做網路管理使用。至於外部連接的部份,提供了3組USB 3.2 Gen2 Type-A連接埠,與1組USB 3.2 Gen2x2 Type-C連接埠,。 在供電的部分,採用了1組24-Pin與2組8-Pin供電設計,安裝上相當容易。 這款主機板是用於高階工作站的解決方案,運算核心的部分,是可以支援Intel目前最高階56核心112執行緒Intel Xeon w9-3495x,這顆處理器的性能相當強大,加上記憶體的部份,是用上了最新的DDR5 R-DIMM,若安裝單條32GB、64GB容量記憶體模組,八記憶體通道的話,輕輕鬆鬆就能支援256GB、512GB超大記憶體容量,足以滿足大部分運算的需求。 在應用上面,適合用於繪圖、動畫、AI、工程、影音剪輯與科學運算。無論是需要超大記憶體的應用,像是工程運算,256GB、512GB超大記憶體游刃有餘,或者在做AI運算的用途,需要安裝加速卡的話,足足有7個PCIe x16擴充槽可以安裝,還有5個PCIe Gen5 x16的高速擴充槽,安裝NVIDIA、AMD或Intel的加速卡都沒有問題。若要使用繪圖、動畫的話,能完整支援NVIDIA、AMD專業工作站顯示卡。 接下來,我們就來進行開箱的部份。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MW83-RP0的盒裝版本,處理器是使用Intel Xeon w9-3495x,以及8條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6GB記憶體模組(16GBx8=128GB)與8條ADATA DDR5-4800 32GB記憶體模組(32GBx8=256GB),運行8記憶體通道,總記憶體容量為128GB、256GB。 這款主機板的安裝,比較麻煩的是LGA4677的處理器與散熱器的安裝。若是使用的是Xeon W-2400系列處理器,必須要使用E1B/64L的處理器扣具,若是使用的是Xeon W-3400系列處理器,必須要使用E1A/112L的處理器扣具。這一款主機板的話,是設計給Xeon W-3400系列處理器使用的,所以一定要使用內附的E1A/112L的處理器扣具來安裝。必須先把Xeon處理器,安裝到處理器扣具中,再把扣具裝上散熱器,才能透過4個螺帽將整個含Xeon處理器的散熱器鎖上主機板。 第一次安裝的用戶,一定要注意,由於這款處理器的高達4677的接點,必須把散熱器4個螺帽都鎖到最緊,才能讓CPU平穩的與主機板的腳座安裝完成,否則可能發生無法開機、無故當機,或處理器的記憶體無法正確辨識使用的狀況發生。 正常開機之後,要先使用熱鍵DEL來進入BIOS進行設定,才可以安裝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 進去BIOS的第一件事情,首先是要去檢查安裝CPU的型號、核心數量是否正確,再來是檢查總記憶體容量是否正確。若記憶體容量不正確,就得要進入Chipset的記憶體選單,在Memory Topology選單來檢查,看是哪一條記憶體沒正常偵測到,重新插拔此條記憶體模組,若仍無法偵測到的話,則必須要重新安裝處理器,並且確定四個螺帽是否鎖緊,交叉測試就能解決記憶體安裝上的問題。 設定上並沒有特殊的安裝方式,記憶體的部份,則可以按照所採購的記憶體模組速度,設定工作頻率。目前市售的DDR5 R-DIMM記憶體模組,主流為DDR5-4800/5200/5600/6000。這張主機板,小編安裝使用的是DDR5-6000 R-DIMM,是可以正常運行八記憶體通道的。這邊安裝使用的是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套裝八記憶體通道(16GB x8)套件(KF560R32RBK4-64 x2) 這邊首先使用了工作站用戶普遍使用的Windows 10 22H2工作站專業版 x64,搭配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進行了CPU-Z檢測,接著進行CINBENCH R23、Corona 1.3 Benchmark、Geekbench 6、V-Ray 5.0.20、Brender 3.5.0,我們可以得到這款工作站平台戰鬥力的數據。 搭配處理器:Intel Xeon w9-3495x(56核心/112執行緒) 搭配主機板:GIGABYTE MW83-RP0(Intel W790)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工作站專業版 x64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記憶體1: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八記憶體通道(32GB x8)套件(AD5R480032G20-BSSB x 8) 測試記憶體2: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套裝八記憶體通道(16GB x8)套件(KF560R32RBK4-64 x2) 測試方式:DDR5-4800/6000 八記憶體通道 (Octa Channel,8-Channel) 這邊,我們以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與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RDIMM套裝,來實測瞭解MW83-RP0主機板的記憶體性能。 搭配處理器:Intel Xeon w9-3495x(56核心/112執行緒) 搭配主機板:GIGABYTE MW83-RP0(Intel W790)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工作站專業版 x64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記憶體1: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八記憶體通道(32GB x8)套件(AD5R480032G20-BSSB x 8) 測試方式:DDR5-4800 八記憶體通道 (Octa Channel,8-Channel) 搭配處理器:Intel Xeon w9-3495x(56核心/112執行緒) 搭配主機板:GIGABYTE MW83-RP0(Intel W790)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8GB GDDR6)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工作站專業版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RDIMM套裝八記憶體通道(16GB x8)套件(KF560R32RB-16 x 8) 測試方式:DDR5-6000 八記憶體通道 (Octa Channel,8-Channel) GIGABYTE Server MW83-RP0機板,經過了完整的測試,穩定度相當高,沒有出現不穩、當機、重新開機的狀況。運行各種專業應用軟體都沒有問題,即便是拿來完玩負載比較高的的遊戲也當順暢,效能與穩定度表現令人滿意。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MW83-RP0主機板,看到了新世代的組合,可以說是HEDT高階桌機的全面改朝換代,也是全新高效能工作站時代的到來! 距離Intel上一次推出HEDT高階桌機,具備強悍的工作站能力,已經是距今接近5年前,於2018年10月份推出的LGA3467腳位28核心56執行緒的Xeon W-3175X處理器,搭配的是Intel C621主機板。當時推出這款工作站平台,是為了對付競爭對手AMD的32核心64執行緒Threadripper 2990WX。不過,後來Intel就因為製程的關係,持續延遲了新款處理器與平台的上市! 直到了今天,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的出現,終於一掃前一代性能不夠,以及擴充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一次,最頂級處理器有56核心112執行緒戰鬥力,記憶體改用更快的DDR5,而且採用更堅穩的R-DIMM,可以直上八記憶體通道,又有PCIe Gen5 x16匯流排的擴充能力,可以說實現了終極效能與強大擴充能力。 這次實測開箱了MW83-RP0主機板,讓我們看到了技鋼的用心,用料相當紮實,相當適合用來打造HEDT高階桌機,或工作站用途使用,選擇搭配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的話,能以強大的56核心112執行緒戰鬥力高速完成運算,滿足專業用戶的需求。 整理來說,無疑的這是史上最強為終極效能而生工作站主機板! 廠商名稱:GIGABYTE Server 技嘉伺服器 - GIGA COMPUTING 技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限量款」48GB套裝實測開箱,「8,000 MT/s 賽車概念設計 渦輪增壓效能」玩家級超頻記憶體模組!
現在,要組裝新電腦,要加速電腦性能,那很確定的,就是記憶體要上DDR5-8000,容量要有32GB、48GB。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用料紮實,台灣製造,超頻效能,酷炫燈效,穩定可靠,終身保固」,還要口碑俱佳,擁有賽車靈魂,那很肯定的挑選「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限量款」48GB套裝超頻記憶體模組準沒錯! 這款記憶體模組的顏值與的戰鬥力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說到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隨身碟與記憶卡,無論你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玩家,你一定不能不認識Kingston金士頓。 Kingston創立於1987年,中文名字叫金士頓,是由工程師杜紀川(John Tu)和孫大衛(David Sun)在加州橘郡創立。Kingston發展至今已有38年的歷史,截至今日,以卓越創新的產品陣容與完善的客戶服務打造壓倒性的市佔率,連續6年奪得全球通路SSD出貨冠軍,更連續20年稱霸全球記憶體市場,成為獨霸SSD與記憶體的雙料冠軍! 台灣市場的話,採用複式代理銷售,記憶體模組、隨身碟與固態硬碟代理商有甘霖科技、聯強國際、普生實業、精技電腦與群環科技。無論是實體零售通路,像是原價屋、欣亞,或者虛擬電商通路,例如PChome 24h、Momo等,全通路都買得到金士頓的記憶體商品。且身為全球記憶體與儲存領導品牌的金士頓,更擁有全方位的銷售服務與專業的技術支援,逾30 年間樹立了業界享譽盛名的高品質與可靠性標竿,讓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與售後上可以安心無虞。 Kingston在DDR5世代也有完整佈局,系統裝置用記憶體模組產品線,主要就是ValueRAM系列,陸續推出了DDR5-4800、5200、5600的產品線,提供8GB、16GB、32GB容量DDR5 Non-ECC Unbiffered DIMM與SO-DIMM記憶體模組之外,超頻記憶體模組產品線,推出了訴求支援Intel XMP與AMD EXPO超頻設定的FURY Beast DDR5(RGB)系列(狩獵者),訴求極致效能的FURY Renegade DDR5(RGB)系列(反叛者),兩大系列皆有白色與黑色系兩種版本,還有針對筆記型電腦推出的FURY Impact DDR5系列。這陣子則推出了FURY Renegade Pro DDR5 RDIMM系列,訴求可超頻的ECC Registered DIMM記憶體,完整滿足系統用戶與玩家、專業用戶的擴充需求。 最新,則發表了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系列(反叛者限量版),以限量版方式,推出DDR5-8000 48GB產品。 看見了玩家、發燒友的需求,金士頓在「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系列(反叛者)之後,以限量版方式推出了「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限量款」系列(反叛者限量版)。 這款產品的話,上面標註了Limited Edition,亦即是限量款。型號為KF580C36RLAK2-48,規格為DDR5-8000,容量為48GB(24GB x2)套裝,時序為CL36-48-48。 這款記憶體模組為台灣組裝,用料紮實,採用單面打件設計,DDR5特點都完整具備,包括內建PMIC電源管理晶片,採用ODECC錯誤校正技術,還擁有了溫度感測器,搭配RGB LED燈粒。 正因用料紮實,線路設計優化,因此具備了不錯的穩定性。 這款記憶體模組,採用的是超頻能力很好的的SK Hynix M-Die顆粒,具備強大超頻戰鬥力。 具備了Intel XMP(Extreme Memory Profile)3.0一鍵超頻技術,能對應Intel、AMD平台輕鬆超頻。據Kingston網站產品規格,這款產品為2件套組(24GB x2)。 內建了3組Intel XMP Profile,分別能以DDR5-6400、7200與8000速度運行。 ●XMP Profile #1: DDR5-8000 CL36-48-48 @1.45V ●XMP Profile #2: DDR5-7200 CL38-44-44 @1.45V ●XMP Profile #3: DDR5-6400 CL32-39-39 @1.4V 這款記憶體模組,具備了完整RGB燈效,預設模式採行的是賽車燈號顯示,可以一直看到流暢的光影特效,讓玩家彷彿進入了賽車場飛速奔馳。除了可以透用Kingston FURY CTRL做控制,支援RGB全彩並且可搭配四大主機板廠的燈光控制軟體,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做調整。 這款記憶體模組,已經送測給華碩、技嘉、微星與華擎四大主機板業者認證,通過了相容性測試,已被列入主機板廠QVL合格廠商清單,不用擔心相容性與穩定性問題。 為了瞭解「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限量款」48GB套裝的戰鬥力,我們使用了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 Nova WiFi主機板,搭配Intel Core i9-14900K處理器進行實測,以了解這款記憶體模組的性能與超頻能力。 處理器:Intel Core i9-14900K 主機板:華擎PHANTOM GAMING Z790 Nova WiFi主機板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硬碟:PCIe 4.0 2TB SSD 測試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限量款」 48GB套裝(KF580C36RLAK2-48) *經檢測結果,這款記憶體模組,可以往上超頻一級到DDR5-8200,DDR5-8266就出現不穩無法開機的狀況 這次,我們實測的結果,可以發現「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48GB套裝,擁有優異的性能,內建DDR5-6400、7200與800共3組Intel XMP Profile設定,使用上相當簡單,只要打開主機板BIOS的Intel XMP Profile,就能輕鬆一鍵超頻。 在XMP DDR5-8000速率之下,AIDA Extreme的記憶體讀取速度:達到116.41 GB/s,超頻到了DDR5-8200速率之下,AIDA Extreme的記憶體讀取速度:已經到126,39 GB/s,擁有相當不錯的記憶體性能表現。 目前,「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48GB套裝記憶體模組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6400 32GB RGB套裝:台幣4,950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7200 32GB RGB套裝:台幣6,700元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48GB套裝:台幣11,700元(DDR5-8000 48GB) *限量款,為原價屋線上、線下,獨家販售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48GB套裝報價: 這次,我們開箱實測了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限量款」48GB套裝超頻記憶體模組,看到了金士頓的用心,不僅時觀跑車造型顏值高,跑車燈效也相當酷炫,就能超頻性能也不錯,而且還提供了3組Intel XMP Profile,可以滿足玩家、發燒友不同速度的需求。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內外兼具超頻記憶體模組,適合想要高效能,又要跑車外型的玩家、發燒友來體驗看看。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實測開箱,PCIe 4.0 NVMe M.2物超所值入門級固態硬碟!
金士頓一直深耕SSD市場,在入門級PCIe 4.0 x4規格的固態硬碟戰線也沒缺席!不少玩家,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當想要升級舊電腦,組裝新電腦的時候,要添購SSD的時候,卻遇到預算不夠的問題。這時候,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來購買物超所值的SSD。首先,一定要系出名門,購買大品牌的SSD。再來,就是要買新的PCIe 4.0 x4的規格,速度不能太慢。當然,還要有完善的保固服務,至少要有3年有限保固。而這些的SSD的選擇難題,在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固態硬碟上面,可以充分滿除大家的需要。 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就是由記憶體、儲存領域大廠金士頓所推出的Kingston NV2系列固態硬碟,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說到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隨身碟與記憶卡,無論你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玩家,你一定不能不認識Kingston金士頓。 Kingston創立於1987年,中文名字叫金士頓,是由工程師杜紀川(John Tu)和孫大衛(David Sun)在加州橘郡創立。Kingston發展至今已有38年的歷史,截至今日,以卓越創新的產品陣容與完善的客戶服務打造壓倒性的市佔率,連續6年奪得全球通路SSD出貨冠軍,更連續20年稱霸全球記憶體市場,成為獨霸SSD與記憶體的雙料冠軍! 台灣市場的話,採用複式代理銷售,記憶體模組、隨身碟與固態硬碟代理商有甘霖科技、聯強國際、普生實業、精技電腦與群環科技。無論是實體零售通路,像是原價屋、欣亞,或者虛擬電商通路,例如PChome 24h、Momo等,全通路都買得到金士頓的記憶體商品。且身為全球記憶體與儲存領導品牌的金士頓,更擁有全方位的銷售服務與專業的技術支援,逾30 年間樹立了業界享譽盛名的高品質與可靠性標竿,讓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與售後上可以安心無虞。 隨著電腦改朝換代,新的主機板、品牌電腦、品牌筆電全面提供PCIe Gen4 SSD擴充能力之後,用戶開始以PCIe Gen 4 SSD為採購主流。PCIe Gen 4 SSD的話,目前可以分為高階7,000MB/s俱樂部、中階5,000MB/s俱樂部與入門級3,000MB/s俱樂部款式,另外還可以區分有DRAM快取版本,以及無DRAM快取的DRAMLess版本。 本次要介紹給大家的Kingston NV2系列,則是NV1系列的後繼版本,採用PCIe Gen4 x4規格,為入門級款式,官方標示採用3D NAND,並沒有標示為TLC Flash或QLC Flash,為使用Kingston嚴選快閃記憶體顆粒,能提供穩定存取,並具備了3年有限保固。 Kingston NV2系列,訴求的是高性價比固態硬碟,規格為PCIe Gen4 x4,尺寸為M.2 2280,為採用無DRAM快取的DRAMLess版本,是用電腦主記憶體來做加速。 控制器的話,用的是慧榮科技SMI SM2267XTV。SMI SM2267XTV是一款成熟度相當高的PCIe Gen4 x4 SSD控制器,透過4通道4CE/Channel存取快閃記憶體,支援TLC、QLC NAND Flash。 採用的是金士頓嚴選3D NAND Flash,雖然官方沒有標示採用TLC或QLC Flash,但從寫入資料量來看,2TB版本為640TBW,4TB版本為1,280TBW,可以判定為一款QLC SSD。 根據金士頓官方資料,存取速度的話,連續讀取速度:達3,9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3,500MB/s。從規格來看的話,是款3,000MB/s俱樂部等級。 Kingston NV2系列,採用單面打件的配置,支援到2顆快閃記憶體,提供了250GB~4TB容量版本。 性能的話,250GB版本,連續讀取速度:3.0GB/s,連續寫入速度:1.3GB/s,500GB版本,連續讀取速度:3.5GB/s,連續寫入速度:2.1GB/s,1TB版本,連續讀取速度:3.5GB/s,連續寫入速度2.1GB/s,2TB、4TB版本,連續讀取速度:3.5GB/s,連續寫入速度:2.8GB/s。 接下來,我們就要來開始進行安裝與效能實測了! 測試平台: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3代Core i9-13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必恩威,PNY GeForce RTX 4070 12GB VERTO Dual Fan顯示卡)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1TB(PCIe 4.0 x4) 測試SSD:金士頓Kingston NV2 2TB SSD(PCIe 4.0 x4,SNV2S/2000G)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JA System Test、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IDA64 Extreme與3D 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3695.42 MB/s,寫入速度:2739.25 MB/s。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3732.55 MB/s,寫入速度:2765.70 MB/s,Mix速度:2650.78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17,144.92。 在AJA System Test,讀取速度:3318 MB/SEC,寫入速度:2300 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102.12 MB/s,寫入速度:2186.44 MB/s,總分達到了5005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3635.674 MB/Sec,寫入速度:2829.232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Kingston NV2 2TB SSD,發現這款PCIe Gen4 x4規格固態硬碟速度還在可以接受範圍之內。 Kingston NV2系列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 (1)250GB:台幣650~699元 (2)500GB:台幣799~881元 (3)1TB:台幣1,299~1,399元 (4)2TB:台幣2,499~2,599元 (5)4TB:台幣5,799~6,999元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Kingston NV2 2TB SSD固態硬碟,看到了金士頓的用心,打造出不錯的入門級產品,擁有很好的相容性,不錯的穩定度與可靠度。。 整體來說,這是款PCIe 4.0 NVMe M.2物超所值入門級固態硬碟,適合算有限,又想要購買大廠產品的玩家與消費者來選用!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金士頓Kingston XS1000 2TB External SSD實測開箱,USB 3.2 Gen2 10Gb/s「體積輕薄、效能優越」高性價比外接式固態硬碟!
現在,要選購外接式硬碟的話,短小輕薄已經是主流了,USB Type-C介面,存取速度上10Gb/s,能連接電腦、手機、平板、遊樂器已經是眾望所歸。 若要挑選「大廠品牌,系出名門,高速傳輸,體積嬌小,重量輕盈,方便攜帶,防撞抗震,穩定性高」,還要採用USB Type-C,速度夠快,擁有10Gb/s高速傳輸,可以支援PC、Mac,能當成iPhone外接式硬碟、擴充容量,獲得玩家的好評,那很肯定的挑選「金士頓Kingston XS1000」準沒錯! 金士頓Kingston XS1000,它具備小巧體積,方便攜帶,卻擁有大大儲存容量,集平價、高速、大容量於一身,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 原本USB分化出很多介面,包括Type-A、Type-B等,多種介面造成用戶困擾。但隨著USB Type-C的推出,其沒有正反面插問題的優勢,一推出就頗受好評。直到近期,在USB-IF的極力推廣以及各界的努力下,USB Typc-C介面已經逐漸成為各式3C產品介面的主流!就連最新上市的iPhone 15、16系列中,亦首次捨棄Lightning、改採用USB Type-C。 正因為所有電子裝置,都陸續改以USB Type-C為外接介面,因此無論是傳輸資料、充電,都能一線滿足,再也不需頻繁換線,也不需要再換變壓器,既方便又環保!此外,由於蘋果正式改用USB Type-C介面,讓最新上市的iPhone 15 Pro與Pro Max可以支援USB 3.2 Gen 2 10Gbps,並透過USB Type-C連接外接硬碟、記憶卡來存取資料,甚至可以將直接錄製影片、儲存在外接硬碟裡,儼然成為一個隨行小巧的4K、8K影片攝影機! 因此,本次要介紹給大家一款由記憶體領導品牌金士頓,所推出的Type-C介面外接式固態硬碟 – Kingston XS1000 External SSD。它集平價、高速、大容量於一身,且不論是何種裝置(桌機、筆電、手機、平板)或是系統(Android、iOS)皆全面相容,還能當成相機、攝影機的外接儲存裝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感受它小巧、高效又方便的獨特魅力。 說到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隨身碟與記憶卡,無論你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玩家,你一定不能不認識Kingston金士頓。 Kingston創立於1987年,中文名字叫金士頓,是由工程師杜紀川(John Tu)和孫大衛(David Sun)在加州橘郡創立。Kingston發展至今已有38年的歷史,截至今日,以卓越創新的產品陣容與完善的客戶服務打造壓倒性的市佔率,連續6年奪得全球通路SSD出貨冠軍,更連續20年稱霸全球記憶體市場,成為獨霸SSD與記憶體的雙料冠軍! 台灣市場的話,採用複式代理銷售,記憶體模組、隨身碟與固態硬碟代理商有甘霖科技、聯強國際、普生實業、精技電腦與群環科技。無論是實體零售通路,像是原價屋、欣亞,或者虛擬電商通路,例如PChome 24h、Momo等,全通路都買得到金士頓的記憶體商品。且身為全球記憶體與儲存領導品牌的金士頓,更擁有全方位的銷售服務與專業的技術支援,逾30 年間樹立了業界享譽盛名的高品質與可靠性標竿,讓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與售後上可以安心無虞。 今年,是固態硬碟發展上很重要的一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快閃記憶體,價格來到甜甜價,讓擁有抗震、耐摔、輕巧等優點的SSD變得平價易入手。而且容量從過去的256GB、512GB與1TB,逐漸提升到1TB、2TB與4TB。此外,隨著USB Type-C正式成為主流外接式介面,所有新款桌機、筆電、行動裝置全面配置USB Type-C埠,且幾乎都是USB 3.2 Gen 2 10Gbps等級,高速款也採用USB 3.2 Gen 2 x2 20Gb/s,甚至具備了PD充電,提供高瓦數的供電能力。綜合以上幾點,平價、高速、大容量,且相容於各式日常裝置的外接式固態硬碟時代終於來臨! Kingston XS1000系列提供1TB、2TB大容量選擇,支援USB 3.2 Gen 2 10Gb/s,向下相容於USB 3.2 Gen1 5Gb/s,所有的電腦設備皆可安裝使用。存取速度相當快,讀取速度達到1,050MB/s,寫入速度達到1,000MB/s。隨付一條30公分的USB 3.2 Gen 2 Type-A轉Type-C連接線。 不僅如此,由於採用USB Typc-C介面,只要透過Type-C轉Type-C連接線,就能相容於桌機、筆電、手機與平板等各項裝置。iPhone 15、16用戶,也可以用這款外接硬碟來儲存照片、影片。由於這款產品相當輕巧,尺寸為69.54 x 32.58 x 13.5mm,重量為28.7g,外出隨手丟進包包相當便利,甚至放在口袋也不成問題。例外,亦具有5 年有限產品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服務。 為了讓USB介面存取速度更快,外接式硬碟從原本的BOT加速模式,改採了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加速模式,採用SCSI協定來傳輸資料。這樣子的存取方式,不僅可以減少CPU負載,降低延遲時間,也能有更好的讀寫性能。 Kingston XS1000系列,採用的是金士頓嚴選快閃記憶體,擁有極佳的耐用度,消費者完全不用擔心品質問題,原廠還提供5 年有限產品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服務。 根據金士頓官方資料,存取速度的話,連續讀取速度達1,05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1,000MB/s,完全把USB 3.2 Gen 2 10Gb/s介面速度發揮到極限,提供優異的存取性能表現。若還要更快的話,則可以挑選較為高階的Kingston XS2000系列,支援USB 3.2 Gen 2 x2 20Gb/s介面,存取速度更快,連續讀取速度達2,000MB/s,連續寫入速度達2,000MB/s。 Kingston XS1000系列,提供1TB、2TB容量版本。若需更大容量,則可挑選Kingston XS2000系列,提供500GB、1TB、2TB與4TB容量版本。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進行安裝與效能實測了! 搭配處理器:Intel第14代Core i9-14900KF 搭配主機板: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Intel Z790) 搭配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6400 32GB(16GB x2) 搭配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顯示卡 搭配作業系統: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2TB(PCIe 4.0 x4) 測試外接硬碟:金士頓Kingston XS1000 2TB(USB 3.2 Gen 2 10Gb/s,SXS1000/2000G)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包括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JA System Test、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IDA64 Extreme與3D 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1052.93 MB/s,寫入速度:988.41 MB/s。 在標準+MIX測試,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1052.88 MB/s,寫入速度:988.61 MB/s,Mix速度:949.51 MB/s。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4,403.07。 在AJA System Test,讀取速度:979 MB/SEC,寫入速度:922 MB/SEC。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83.28 MB/s,寫入速度:930.09 MB/s,總分達到了741分。 在TxBENCH,Sequentail Max(256K) Q32T1測試項目,讀取速度:902.269 MB/Sec,寫入速度:988.611 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整體測試表現不錯,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戰地風雲5)、Call of Duty:Black Ops 4(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Overwatch(鬥陣特攻)與Record game(遊戲錄影)、Install game(遊戲安裝)、Save game(遊戲存檔)、Move game(遊戲轉移)測試,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 透過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以遊戲進行實測,我們可以發現這款外接式固態硬碟效能非常好,STORAGE BENCHMARK測試成績達到974 分,比起一般外接式機械硬碟快很多,穩定度很高,效能表現出色。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金士頓Kingston XS1000 2TB External SSD,發現這款USB 3.2 Gen 2 10Gb/s外接式固態硬碟不僅體積小攜帶方便,穩定度高,性能也相當不錯,且USB Type-C的介面更相容於各項裝置。 Kingston XS1000系列外接式固態硬碟已經上市,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與他牌的同等級產品比起來,Kingston XS1000外接式固態硬碟的性價比相當高,1TB容量台幣兩千初頭左右即入手,2TB容量也可在四千元內左右能購入,且還享有長達5年的有限產品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服務。 ● Kingston XS1000 1TB:台幣2,599元 ● Kingston XS1000 2TB:台幣3,999元 *USB 3.2 Gen 2 Type-C 10Gb/s規格 ● Kingston XS2000 1TB:台幣2,699元 ● Kingston XS2000 2TB:台幣4,499元 ● Kingston XS2000 4TB:台幣8,399元 *USB 3.2 Gen 2x2 Type-C 20Gb/s規格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Kingston XS1000 2TB外接式固態硬碟,其僅29公克的輕巧體積,卻具備最高可達2TB的超大容量,並擁有相當快的存取速度及穩定度,再加上與他牌同等級產品比較下來,擁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 整體來說,Kingston XS1000系列是一款於效能、外型、售價表現上,皆相當優秀的外接式固態硬碟產品,搭配目前主流的Type C轉接頭更可無縫連接電腦、手機等各項3C裝置,實現快速便捷的檔案備份,相當適合學生與商業人士的日常使用,亦可滿足攝影師與內容創作者等專業人士,需隨時隨地傳輸並儲存檔案、大尺寸圖片和影片的需求。 並且,金士頓身為長年全球記憶體、通路SSD市佔的雙料冠軍,在其產品品質、可靠性、與售後服務的表現上是有目共睹、倍受肯定的,消費者可以放心入手!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PHILIPS 276E8VJSB/96顯示器實機開箱,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